柔性傳感器在健康與人機交互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應用。當前雖然已開發(fā)出多種類型的柔性傳感器,但是目前的很多柔性傳感器都需要整合外部電源。這已成為柔性傳感器發(fā)展的重要瓶頸。為解決這個問題,一種常見的、較為成熟的方法是將光伏電池等做成非常規(guī)的幾何形狀,以實現(xiàn)薄型、可彎曲和可拉伸的設計,其生產(chǎn)過程需要用到微加工技術,能耗較高,步驟多,因而發(fā)展受到限制。此外,壓電材料、熱電材料等也被用來構筑自供能柔性傳感器。這類自供能設計能避免剛性供電器件整合的問題,但是這類傳感器往往只能對某一刺激,比如壓力,產(chǎn)生響應。近年來,原電池型自供能柔性傳感器也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這類柔性傳感器利用電解質(zhì)材料的精心設計與電極反應可實現(xiàn)對多種刺激信號的響應。但是基于原電池的柔性自供能傳感器在成型制造方面仍較為繁瑣,且在無接觸動作傳感等方面的應用也鮮有報道。
圖1. 柔性自供能傳感器的設計、制造與應用
圖2. 柔性自供能用于監(jiān)測不同載荷作用模式
圖3. 傳感器在人體活動與呼吸監(jiān)測方面的應用
圖4.基于溫度傳感的手勢識別
以上研究成果以“Self-powered and 3D Printable Soft Sensor for Human Health Monitoring, Object Recognition, and Contactless Hand Gesture Recognition”為題發(fā)表于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Doi: 10.1002/adfm.202411172)。論文第一作者為寧波大學材化學院碩士生唐敬植,通訊作者為寧波大翁更生教授。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2175100),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LY22E030001)與寧波市自然科學基金(2022J102)的資助。
文章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fm.202411172
- 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王燕團隊 Sci. Adv.:10微米厚超薄韌透氣水凝膠電子皮膚傳感器實現(xiàn)日常穿戴長期連續(xù)人體健康監(jiān)測 2024-01-14
- 西安工程大學楊杰/王琛教授 ACS AMI:兼具防潮功能和高靈敏/可靠性的MXene人體健康監(jiān)測傳感器 2022-05-09
- 杭師大黃又舉教授ACS Nano:柔性等離子激元生物傳感器在人體健康監(jiān)測中的應用 2021-12-04
- 太原理工大學張虎林教授 CEJ:熱伏/壓阻耦合凝膠用于深度學習輔助的無源手語/物體識別 2024-04-03
- 暨大羅丙紅教授團隊、深圳先進院賴毓霄研究員團隊 ACS Nano:開發(fā)出多種藥物分時控釋的3D打印促骨再生支架 2025-04-10
- UTS付強團隊 Mater. Horiz.: 精準結構設計、低聚合物含量DLP 3D打印水凝膠助力太陽能界面水蒸發(fā)與可持續(xù)水處理 2025-03-26
- 同濟大學楊建明/杜艾/周斌 AFM:流變匹配策略實現(xiàn)超低儲能模量墨水3D打印無添加氣凝膠 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