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高分子化學”領域,在國內高校中,以“2010年論文數(shù)量”統(tǒng)計,四川大學以244篇位居國內首位,中科大與上海交通大學以115篇居國內第六位;以“2007年引文數(shù)量”統(tǒng)計,浙江大學以1698次位居榜首,中科大以1280次位居次席;以“2005-2009年高引論文數(shù)量”統(tǒng)計,中科大以62篇躍居國內高校第一,世界研究機構第四。在三項統(tǒng)計數(shù)據中,科大高分子學科皆榜上有名。國內共有三家研究機構 (浙江大學、中科院化學所、中科大) 同時進入以上三類指標的世界Top20排名。另外,對比國內高校高分子學科的師資力量,中科大高分子學科的研究隊伍約為浙江大學的1/3、復旦大學的1/2、四川大學的1/8,這些反映出在人均指標方面,科大高分子學科有一定的優(yōu)勢。
中科大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的持續(xù)發(fā)展和進步是全體教職員工數(shù)十年來共同努力奮斗和團隊合作的結果。在近十年里,學校和學院領導在人才引進和平臺建設方面給予了很多政策和資源上的支持;2006年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與中科院長春應化所成立了“高分子溶液和薄膜所系聯(lián)合實驗室”;2009年以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為主體的“中國科學院軟物質化學重點實驗室”正式成立,為科研平臺的建設和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老一輩的科學家堅持在科研一線工作,無私奉獻,起到了傳、幫、帶的積極作用,激勵了大家的科研熱情;中年學者持之以恒,積極工作,屢創(chuàng)佳績;青年學者朝氣蓬勃,忘我工作,正在進一步推進高分子學科的持續(xù)發(fā)展。
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堅持做高質量的研究工作,如在幾年前就不鼓勵老師發(fā)表質量一般的論文,甚至不鼓勵發(fā)表某些影響因子接近4.0但總體質量一般、未受到國際高分子同行廣泛認同的國際期刊,并在教師科研考核與研究生獎學金評定中采取差別對待。正如基金委領導所指出的:“科大高分子學科需要再接再勵,爭取早日成為國際上有影響的高分子原創(chuàng)研究領頭單位”。高分子系的研究隊伍一致認為需要在原創(chuàng)性、概念性和前瞻性科研工作方面繼續(xù)努力。
- 2024年全國高分子學科研究生學術論壇將于2024年5月31日在上海舉辦(第二輪通知) 2024-04-26
- 2024年全國高分子學科研究生學術論壇將于 2024年5月31日在上海舉辦(第一輪通知) 2024-03-14
- 高分子學科新期刊《Giant》正式創(chuàng)刊 2020-03-07
- 中國科技大學徐航勛教授與王育才教授在超薄聚吡咯納米片的空間限域合成與其在光熱治療應用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18-04-09
- 中國科技大學研究團隊: 共軛高分子納米片在可見光下實現(xiàn)高效純水分解反應 2017-08-31
- 中國科技大學劉世勇研究組: 酶觸發(fā)聚合物囊泡-核交聯(lián)膠束轉變用于抗菌藥物的選擇性和位點特異性輸運 2017-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