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類肽(polypeptoids)是一類新興的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其在聚合物自組裝,藥物傳遞以及表面改性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聚類肽最常見的合成方法是N-取代甘氨酸-N-羧酸酐(NNCA)的開環(huán)聚合。但是由于NNCA單體對水和親核性雜質都十分敏感,在使用NNCA制備聚類肽時要對試劑進行嚴格干燥和精制,這限制了聚類肽合成的推廣和應用。N-取代甘氨酸-N-硫代羧酸酐(NNTA)是NNCA的硫代衍生物。在先前的研究中浙江大學凌君教授課題組發(fā)現(xiàn)伯胺引發(fā)的NNTA開環(huán)聚合對醇、硫醇以及引發(fā)劑量的水都有較好的耐受性(Macromolecules 2017,50,3066; Macromolecules 2018,51,4494; 高分子學報 2018,(1),72)。但是當水含量增加到1 wt%時,NNTA開環(huán)聚合的產(chǎn)率和可控性都會有所下降。
本工作深入研究了水對NNTA開環(huán)聚合的影響,證明了水單獨不能引發(fā)NNTA開環(huán)反應,并且在含水的胺引發(fā)聚合體系中多次加入單體時,可以合成多嵌段聚類肽,聚合產(chǎn)物鏈末端能保持聚合活性,副反應是開環(huán)聚合脫除的COS與水反應生成的H2S引起的。在NNTA聚合體系中分離出了以交酰胺為主的環(huán)形寡聚氨基酸副產(chǎn)物。通過向無水的單體溶液中通入H2S進一步證明了H2S能夠使NNTA開環(huán)生成環(huán)形氨基酸寡聚物。NMR與ESI-MS測試證明其結構與在含水聚合體系中分離出的副產(chǎn)物一致。該副反應機理也被DFT理論計算所證實。
根據(jù)該機理,在聚合反應過程中,向聚合溶液中鼓入氬氣排出聚合反應生成的COS和H2S,即使在溶劑的含水量大于1 wt%時,NNTA聚合依然能夠獲得與無水體系中的聚合相近的結果(PDI=1.1~1.3, Mn > 10 kDa)。在商品化未經(jīng)處理的溶劑(國藥試劑含水量約500 ppm)中NNTA能夠實現(xiàn)可控聚合,對少量水等雜質有良好的耐受性。
由此,本研究工作闡明了水對NNTA開環(huán)聚合的影響機理,并找到了一種簡單易操作的方法抑制體系中的副反應。這使得NNTA聚合可以廣泛地運用到諸如蛋白質、水凝膠、短肽等難以除水或者不能除水的體系中,也為NNTA法制備聚類肽的規(guī);凸I(yè)化提供了基礎。
該成果發(fā)表在Biomacromolecules 2018,DOI:10.1021/acs.biomac.8b01119。論文的第一作者為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博士生鄭博拓,通訊作者為華東理工大學陶鑫峰特聘副研究員與浙江大學凌君教授。
論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biomac.8b01119
- 巴黎高科化學學院李敏慧教授課題組:紅光響應的含釕-多吡啶基配位化合物的聚類肽納米組裝體 2023-12-17
- 北科大姜乃生教授《ACS Macro Lett.》:側鏈支化對受限聚類肽薄膜多級晶體結構的影響 2022-08-25
- 北科大姜乃生、LSU張東輝等《JACS》:通過側鏈支化調節(jié)嵌段共聚類肽的溶液自組裝 2021-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