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石油、采礦和食品工業(yè)中有大量的含油廢水被排放到環(huán)境中,高效、低成本且可連續(xù)使用的油水分離材料的研發(fā)迫在眉睫。近年來,受到荷葉表面自清潔特性的啟發(fā),具有特殊濕潤性的仿生材料,例如超疏水/超親油型材料成為了研究的熱點。迄今為止,大量制備超濕潤性材料的方法已被提出并廣泛應用到油水分離領域,但同時具有制備簡單、可大規(guī)模生產、成本低和能耗小的方法仍然是一個挑戰(zhàn)。
近日,美國德州A&M大學方磊教授和Banerjee教授團隊報道了一種基于四腳針狀氧化鋅(T-ZnO)和聚丙烯酸酯類的簡易可大規(guī)模制備的超疏水/超親油涂層。T-ZnO在體系中起到了一石二鳥的作用:(1)在UV光照下產生空穴,引發(fā)單體的自由基聚合從而形成低表面能的粘結層;(2)增加表面的粗糙度從而使其具有超濕潤性。該涂層制備方法簡單,成本低廉,并且過程中無需加熱,因此很容易大規(guī)模生產。實驗室中已展示制備30×60 cm的樣品,但理論上其一次性制備的尺寸可以大得多。該方法的另一個顯著優(yōu)點是其可應用在不耐熱的基材上(例如聚乙烯和聚乳酸)來構建超疏水表面。
圖1. T-ZnO引發(fā)光聚合制備T-ZnO/PMA復合涂層
將T-ZnO噴涂的基材浸泡在單體的醇溶液中,同時進行UV(365 nm)光照,洗掉單體并干燥后可制得T-ZnO/聚甲基丙烯酸酯類復合涂層。具有較長烷基側鏈的聚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PLMA)擁有較低的表面能,而T-ZnO減小了固體表面和液滴的接觸面積,共同作用使得噴涂的鐵網表面變得超疏水(接觸角155.1°,滾動角8°)。當PLMA含量超過總重量的40%時,表面粗糙度減小從而導致表面疏水性減弱。T-ZnO/PLMA-40涂層覆蓋的鐵網能實現(xiàn)重力驅動下非互溶高/低表面能液體的高效分離(閾值~35 mN m-1)。以十六烷/水混合物為例,在40次分離后鐵網仍可保持超過99%的分離效率和41400 Lm-2h-1的滲透流速。此外,作者還將涂層運用到定量濾紙表面以高效分離乳化劑穩(wěn)定的油水乳液。
圖2. T-ZnO/PLMA-40鐵網用于液/液分離:(a)-(c) 三種非互溶液體的分離;(d) 水的突破壓力;(e) 不同液/液混合物的分離效率;(f) 十六烷/水的循環(huán)分離效率;(g) 流速
圖3. T-ZnO/PLMA定量濾紙: (a), (b) SEM圖片;(c) 用于分離油水乳液;(d) 分離前后的DLS數(shù)據(jù)
PLMA的存在賦予了涂層優(yōu)異的力學性能,在經過超過100000次水滴撞擊或600次高壓(4 bar)水槍噴灑后,T-ZnO/PLMA-40鐵網仍舊保持了超疏水性能,并且表面結構沒有顯著的改變。除了物理磨損,PLMA還使得涂層在極端的化學條件(強酸,強堿,高溫)下保持了超過150°的接觸角,從而讓其可在上述嚴苛條件下進行液/液分離。
圖4. T-ZnO/PLMA-40鐵網的接觸角隨外界影響的變化:(a) 高壓水槍噴涂;(b) 水滴撞擊;(c) 化學環(huán)境
該工作為高效、低能耗、大規(guī)模制備超濕潤性材料用于非互溶液/液分離提供了嶄新思路。ZnO同時作為光引發(fā)劑和表面粗糙度的來源大大簡化了體系的復雜度。該論文以“Photopolymerized superhydrophobic hybrid coating enabled by dual-purpose tetrapodal ZnO for liquid/liquid separation”為題發(fā)表在《Materials Horizons》上。該論文第一作者為德州A&M大學化學系博士研究生李臣軒,方磊教授和Sarbajit Banerjee為共同通訊作者。
原文鏈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2/MH/D1MH01672E
- 上海交大李虹/華東理工王貴友 Macromolecules:二異氰酸酯的結構對交聯(lián)含氟聚氨酯阻隔化學毒劑性的影響 2023-10-27
- KAUST甘巧強教授 Nat. Commun.:“尿不濕”與水蒸氣 - 綠色環(huán)保的輻射-蒸發(fā)混合型制冷材料 2023-10-25
- 南京大學張秋紅、賈敘東團隊《Adv. Funct. Mater.》:用于人機交互系統(tǒng)的低滯后“分子滑輪”離子凝膠 2023-04-23
- 西工大曹頤戩/董文強團隊、佛羅倫薩大學Baglioni團隊 ACIS綜述:建筑材料和石質遺產長效保護超疏水表面-挑戰(zhàn)、機遇和前景 2025-01-06
- 北航田東亮教授團隊 ACS Nano:超穩(wěn)定超疏水表面用于表面減壓及液體導流 2022-10-18
- 清華大學鐘敏霖教授團隊《Nat. Commun.》:在超疏水表面結冰融冰基礎現(xiàn)象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2022-01-21
- 南京大學成義祥教授團隊 Angew: 圓偏振紫外光激活的不對稱光聚合反應用于合成具有圓偏振發(fā)光活性的材料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