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的技術(shù)發(fā)展,已經(jīng)多年沒有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究其原因,是難以在提升容量密度的同時,保證材料安全、穩(wěn)定、快速地重復充放電。導致衰減的罪魁禍首,就是微觀結(jié)構(gòu)上的鋰晶枝。這些尖銳的針狀結(jié)構(gòu),可能會刺破電芯的隔膜,導致短路、甚至起火。限制其增長的一種方法,就是控制電池的充電速率。但在生活節(jié)奏日漸加快的當下,這樣的妥協(xié)是難以接受的。
好消息是,萊斯大學的科學家們,已經(jīng)找到了一種讓當前廣泛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容量成倍提升的好方法。
這項電池技術(shù)的突破,集中在一種穿上碳納米薄膜的新型陽極材料上。
此前,有實驗室借助過凱夫拉纖維來限制晶枝的生長、或者使用全新類型的電解質(zhì)(攜帶電荷的化學溶液)。
早在去年的時候,萊斯大學的同一研究團隊,就已經(jīng)開發(fā)出了一種用瀝青制成的鋰金屬電池。它的充電速度更快、且對晶枝的形成有更強的抵抗力。
現(xiàn)在,研究團隊更進了一步,將碳納米薄膜引入其中。它被用于涂覆電池的鋰金屬陽極,用于更有效地浸沒晶枝,類似于拿重物壓草坪、以抑制雜草。
對比圖:右側(cè)為沒有碳納米管薄膜來限制鋰晶枝的金屬陽極。
這種薄膜從陽極吸收鋰離子,并在充電過程中分配它們。但所有這些,都不會影響電池的充電速率。研究合著者 Rodrigo Salvatierra 表示:碳納米管薄膜的作用,是將沉積的金屬鋰散布開來,從而形成一個沒有晶枝的光滑層。這樣的改進,并不會限制此類電池的充電速率、甚至放心地運用高倍率充放電。
在將新組件部署到去年的瀝青-鋰電池后,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其在超過 580 次循環(huán)后,依然能夠防止晶枝的生長。此外電池的庫倫效率保持在 99.8%,成品也更易于打造。
左一起為萊斯大學化學家 James Tour、研究生 Gladys López-Silva、以及博士后研究員 Rodrigo Salvatierra 。
不過 Salvatierra 解釋到:與早先的瀝青電池相比,它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首先,我們用碳納米管薄膜來修飾固態(tài)的鋰金屬箔,這兩種材料早已做好了被電池所用的準備。
其次,在瀝青衍生的電極中,鋰金屬必須進行電化學沉積,才能在完整的電池裝置中使用。
最終,采用這種新型陽極的電池,能夠較市售產(chǎn)品存儲 3~5 倍的電量。即便充滿后放置一個月,其電荷損失也都可以忽略不計。換言之,它會是一種可靠的長期儲能解決方案。
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jīng)發(fā)表在近日出版的《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期刊上。原標題為:《Suppressing Li Metal Dendrites Through a Solid Li‐Ion Backup Layer》
- 四川大學王延青 Carbon:離子摻雜與界面工程協(xié)同內(nèi)外修飾 TiNb2O7 用于高性能鋰離子電池 2025-03-21
- 武漢大學陳朝吉教授、西班牙巴斯克大學Erlantz Lizundia教授 AM:鋰離子電池生物基聚合物電解質(zhì)的環(huán)境可持續(xù)性評估 2025-01-12
- 四川大學王延青 ACS AMI:使用 3D 導電網(wǎng)絡硅-碳納米管復合陽極增強鋰離子電池 2025-01-12
- 國科大郭存悅/深大陳光明、杜春雨 CEJ:有機碳化修飾碳納米管及其高溫穩(wěn)定熱電性能 2025-02-14
- 廣工閔永剛/黃錦濤團隊 ACHM:用于集成熱管理和電磁波吸收的高性能聚酰亞胺/聚吡咯-碳納米管@PCM復合材料 2025-01-10
- 南工大材料學院:低滲流閾值PVDF/MWCNT復合材料的導電、流變及機械性能研究 2024-04-24